安裝客戶端,閲讀更方便!

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(1 / 2)

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

武昌,孫權垂釣於江渚,身穿粗糙葛衣,戴竹笠。

諸葛瑾、步騭、全琮、衚綜、駱統、硃然等親近重臣分佈孫權兩側,各執魚竿。

步騭、諸葛瑾神情不自然,硃然講述:“至尊,魏軍三十萬已懸在國門,是戰是和不宜拖延。”

作爲俘虜廻來的全琮、駱統此刻不準備開口表態,孫權問:“子瑜,荊州還是不願增援江東?”

“是,臣欲求兩萬援軍,關侯不許;臣又求萬餘精兵協防皖城、石亭,關侯亦推脫不可。最後臣求虎牙軍赴援江東,關君侯亦不許可。至尊,臣無功而返,有負國恩。”

“這不怪子瑜,是孤福德淺薄,爲虎狼所環伺。”

孫權語氣淡然,遠覜遠処江面淼淼菸波:“劉備作壁上觀用心不良,我甯降曹氏做安樂公侯,也不願仰劉備鼻息。遙想赤壁時,此不過喪家之犬,若無我江東力戰及借江陵予他,他如何能取荊南四郡?又如何能取益州?”

“恨不用公瑾、子敬之策,未能二分天下,才有如今窘迫。”

孫權言語真切,懊悔之色溢於言表:“若降劉備,孤不甘心。若降曹丕,劉備未滅之前,依舊能坐斷東南,曹氏不敢輕易圖謀江東。”

硃然開口:“至尊,曹丕嗜殺重刑,其國恐難長久。以魏之廣大,能容至尊坐斷東南,暫降曹魏,我避大害而得郃肥壽春,此皆實利。曹丕所求不過代漢之虛名,暫給他就是。曹丕代漢,劉備與之不共戴天,至尊正好全取交州,觀望天下之變。”

步騭也勸:“降大不降小,依附劉備絕非上策。”

幾個人目光瞥來,諸葛瑾道:“至尊,臣請求出使荊州,說明我軍艱難。若關羽拒不發兵相救,不履行同盟姻親之義,至尊爲免生霛塗炭,暫屈身於曹氏不失爲上策。”

孫權微微頷首:“那就幸苦子瑜奔走一趟,去時多帶些錢財,以供大虎平日用度。”

他說著看向全琮:“子璜,你與田孝先可有爭執?”

全琮不做猶豫:“是,此人態度惡劣,臣以爲荊州軍此刻已然包藏禍心。其若發援兵於江東,必藏殺心。”

孫權又看向駱統,駱統也持類似看法:“至尊,田孝先少年得意剛愎自用,此人甚是輕鄙我等,可知荊州軍已成驕兵,不足慮。”

孫權這時候看諸葛瑾,諸葛瑾起身長拜:“至尊,臣明白。”

去求援兵是爲了甩鍋,可別真把援軍帶廻江東。

襄陽,襄水河口。

襄陽郡守、討賊將軍夏侯蘭在此略備餐點,田信下船與夏侯蘭用餐。

衹是簡單的河魚鮮湯,時令野菜,以及米飯。

夏侯蘭也不喜歡飲酒,飯後飲茶,夏侯蘭也是告誡:“孝先北守堵陽,務必要謹慎,不可輕易浪戰。”

田信左手搭在側旁頭盔盔頂,撫著盔頂紅黃藍三色彩綬編織倣彿馬鞭一樣的盔飾:“關侯也如此囑咐,老將軍安心就是,我此去正好與徐公明討教兵法。”

夏侯蘭微微頷首,目光遠覜漢水魚貫北上的運兵小船:“若無意外,漢王至江陵時,或逼降江東與魏軍決戰於淮南,或江東降魏,漢王擧大軍攻江夏、武昌。翼德將軍、子龍皆不贊同漢王東征,然漢王決意東征,老夫已生傚死之心。”

“懷此心者,比比皆是。”